另一方面来自新兴负荷的不断增长,随机冲击性用电负荷大规模接入,预计2025年电动汽车、智能空调、轨道交通、5G、IDC等新兴负荷达5.6亿kW以上,超过最大负荷的35%,大规模随机冲击性负荷无序运行将给电网带来一定影响、电力负荷峰谷差增速明显,最大负荷优化运行迫在眉睫。
深藏不露的地下能源岛先地下,后地上是雄安新区规划之新、理念之新的重要体现利用该方式运行的燃气发电设备,除满足用户的电力需求外,还将排出的废热通过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向用户供热、供冷,其综合能源利用率超70%,既降低运营成本,又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

这座位于雄安高铁站西南侧的能源心脏,地上是一座风景如画的街角公园,地下却是蕴含着智慧能量的能源岛。为稳固地基,项目团队提前策划专项方案,经过多次试验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最大程度减少水化热影响,并在浇筑时,在三个面固定30处温度监测点,通过电子测温仪监测混凝土内外温差,有效控制裂缝。清洁低碳的未来之城项目供热(冷)全部采用清洁能源。在勘测期间,项目团队发现现场地势低洼且土质松软,导致大型机械和运输车辆无法通过,针对此情况,立即调整施工方案,通过换填40厘米厚砖渣,铺设2厘米钢板,对施工道路进行硬化处理,及时解决安全隐患,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将围护桩与工程桩同步施工,现场起重机、打桩机24小时不停歇,短期内完成了近154根支护桩、165根工程桩的深基坑支护工程,为后续施工争取更多时间,提供有力保障。
深藏不露的地下能源岛先地下,后地上是雄安新区规划之新、理念之新的重要体现。同时,1号能源站项目预留电锅炉及蓄热系统,为远期中深层地热地接入预留条件,未来可因地制宜与地热、余热、太阳能、风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耦合互补,实现能源结构的最优化匹配。330千伏设备机构大,构架高,检修极为不便。
所以需要搭建三层检修平台,检修人员才能接触到设备,进而进行检查。刚从构架下来的小赵边搓着冻红的双手边笑着说道。他们要赶在3G1917西志一线线路投入运行前,及时消除本间隔发现的缺陷。由于近几日天气严寒,构架顶部温度更低,加上今天寒风刺骨,这对高处作业人员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工作负责人介绍道,对于刀闸合不到位的原因,我们初步判断有两种可能性,其一是刀闸上部传动机构螺丝可能有所松动,造成合闸传动力矩不够;其二是静触头接触部位存在磨损卡涩,需要检修人员进行矫正从而消除缺陷。随着冬季到来,运维人员在对330千伏西峰变开展变电站迎峰度冬特巡时发现,该站西志一线33112刀闸存在轻微合闸不到位现象

下一步,该公司将持续关注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潜在的安全隐患,不断提升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安全运行水平,以保电网、保设备安全的实际成效,进一步夯实庆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扎实做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排查工作中,对庆城电网涉及三道防线的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及其二次回路、光纤通信接口装置、电压并列装置、过程层交换机以及相关辅助装置等进行了全面排查,并排查了设备元器件老化及质量问题,严防故障设备继续运行,确保新投保护及安控装置经国网检测合格入网。此项工作历时6个月,它的完成有力提升了继电保护装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发现并消除了运行装置深层次隐患,构筑了全方位隐患防控体系,确保二次设备无新增隐患。12月4日,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圆满完成庆城县10座35千伏变电站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排雷工作。
此次专项排查工作坚持边查边改,以查促改的原则,重点对易发电气火灾的设备设施、对承担城区供电、负荷较大的变电站以及重要输电线路开展了拉网式排查,对变电设备开展红外精确测温,加强负荷检测,确保排查范围全覆盖。排查过程中对发现的隐患及时评估,逐条登记建立档案,制定整改措施,做到排查无死角、隐患无遗留,严防排查流于形式,确保人到位、心到位,责任到位、安全到位。全面核查了电网保护、备投及其他安控措施配置的合理性,检查了装置定值单 CT、PT 变比等参数是否与实际接入变比一致,已退运屏柜及无用电缆是否拆除等目前,远光软件已在能源、航天航空、医疗、消费品制造业等多行业多领域开展了智能化应用建设。
11月30日,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西藏电力)召开资金集约、核算集中项目上线运营启动会,标志着以收付款省级集中为核心的财务智享体系建设第一阶段工作圆满收官,国网西藏电力的财务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通过远光智能扫描精灵将扫描仪与财务管理系统进行无缝衔接,有效解决了扫描仪公用、扫描资源安全性保障等多个痛点。

面对财务人员不足、业财信息传递失真、分散的财务组织效率低、成本高、风险不断增加等问题,国网西藏电力决定引入创新财务智享体系,以进一步优化公司财务管理模式,加强精益化管控,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促进财务管理转型。国网西藏电力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为财务人员省去了大量重复的核对和手工操作等工作,也为业务处理节约了大量人力成本,大幅提高了业务处理的准确率与效率,为业务财务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处理报账业务时,发票真伪需要财务人员手工在税局网站进行验证,审核工作量大。以往公司所有报账业务涉及的凭证,都由财务人员手工制作,且前端业务未与财务系统全面对接,线下签字流程效率不高,导致业务追溯难度大。集中会计核算是国网西藏电力财务管理转型升级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建设前一直面临着报账业务的入口不统一、流程冗余的难题。2020年3月,经过多轮考察后,国网西藏电力以资金收付款省级集中全面推广建设为契机,秉持开放协同、智慧共享理念,与远光软件携手推进财务管理规划咨询及建设项目,包含创新管理机制、集中会计核算、集约专业管理(6个)、实时财务监督(风险管控)、助力产融协同(产业链协同)、强化队伍建设等六方面内容,并于近期成功完成资金集约、核算集中项目建设。未来,远光软件将继续深化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应用实践,聚合更多产业伙伴,持续探索业务场景与创新技术的融合应用,进一步驱动企业管理模式的革新,帮助更多企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管理转型升级。此外,供电、发电、直属等单位的业务处理规则也不一致,更加大了管理的难度。
报账人员只需要在本机电脑发起扫描任务,到扫描精灵处找到自己的任务完成扫描,获取的影像信息就会自动与报账单据进行挂接,同时扫描资料在扫描仪端不做任何存储,有效确保了影像的安全性。远光软件通过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创新技术与国网西藏电力报账业务相融合,引入发票池管理理念,构建统一报账平台,实现业财深度融合,使发票信息在业务前端上传时自动识别、验真。
通过业务出入口的规范,保证了业务处理规则全面统一,大幅减少冗余审批流程,有效解决了业务报账周期长、信息审核难度大、单据回退率高等问题。近年来,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国资国企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对先进管理理念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国网西藏电力的运营逐步规范、统一,对业财管理精益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华能与三峡豪情万丈,风电发展未来可见从总量来看,华能蓝图最为宏伟,十四五新增装机规模最高或达到1亿千瓦,按照现有的新能源比例,最低也不会低于2000万千瓦。显然,十四五的风电发展主任务集中在央企国企,尤其是陆上风电发展趋势的双大战略:单机大型化,风电场大基地化,意味着开发业主对风机装备的研发实力和成本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风机企业的两极分化即将呈现:一个梯队是专业民企风机企业,一个梯队是多元化的央企装备制造企业,前者退无可退,后者是大国重器责任所在。
海上风电平价还有诸多难题,但随着海上风电的装备全产业链逐步完善,规模逐步扩大,平价压力虽有,但已无障碍。三峡新能源即将上市,恰逢十四五新能源发展机遇,出此规划也在情理之中。初步预测,从各大央企的风电规划现有官方和非官方的数据来看,十四五的风电年均新增装机规模应该在3000-3500万千瓦左右(含海上),其中海上风电装机规模预计在2000万千瓦左右,就在这两天召开的2020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专家-金风科技总工翟恩地介绍,十四五估计每年400万千瓦的新增海上规模,其实这是一个比较务实的数据,因为海上平价的实施,会给海上风电平价后的头两年一个刹车。大唐:根据2019年大唐社会责任报告公开数据,截至2019年年底,装机容量1.44亿千瓦,其中或得按9732万千瓦,火电装机占比达到67.58%,从发电量看,清洁能源比重仅为36.26%,对比2060年的碳中和目标,以及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达到50%的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意味着大集团十四五期间的新能源(非水新能源)装机规划不会比其他电力央企小。
机遇与挑战共存,技术进步与降本两大任务压力山大当然,目前国家能源十四五规划尚在编制之中,最终还必须以国家能源局的十四五规划为主,平价时代的陆上已经开始,上海电气提供主机的中核汇能甘肃玉门黑崖子50MW平价风电示范项目运行一年,给出了圆满答卷,超出设计小时数300h,陆上平价风电已经开始策马扬鞭。华能党组书记、董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提出十四五期间华能要干8000万到1亿千瓦的清洁能源,初步估算新能源调整的投资力度在7000亿人民币左右,这是目前各大央企在官方提出的十四五最大能源规划。
中广核:早在今年上半年就公开表示,中广核新能源十四五期间再造一个中广核新能源。3060目标和碳中和的目标自发布以来,各大电力央企纷纷发声,在规划十四五能源目标:华能:11月27日,华能集团在北京总部召开十四五规划院士专家研讨会,特邀能源电力等领域12位院士,以及行业多名专家学者献言献策。
国家电投:仅从目前三北,新疆,内蒙和青海的几个大基地待建数据统计,就已经接近2000万千瓦,这也意味着国家电投十四五的风电规划不会低于2000万千瓦。也是五大电力集团有一个公开十四五新能源发展规划的电力企业集团。
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王祥喜提出要全力推进绿色转型开新局,规划建设若干个千万千瓦级综合能源基地,瞄准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两个1000万+目标,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和投产。2019年年底新能源装机容量已经突破2000万千瓦,意味着未来5年,中广核将再增加2000万千瓦以上的新能源装机。华电:从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来看,华电集团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0.4%,根据华电2019年社会责任报告数据显示,到2019年年底,总装机容量达到1.53亿千瓦,而风光新能源装机容量仅为1744万千瓦,十四五期间,相信华电在风光新能源的规划发展中,也不会低于1500万千瓦。1.5亿千瓦左右的陆上风电(个人观点数据,不做参考)十来家企业来竞争,蛋糕虽大,在所肉强势的市场规则下,需要实力才能获得发展,就看各自的杀手锏。
从当前的电价来看,未来与火电竞争,还需要具有更加有竞争力的度电成本,在生态(陆上和海上已经没有区别),就目前的资源与建设条件来看,还有一段路要走,需要经历一个很难受的降本增效的阵痛期,降本增效的压力将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三峡以水电为最,从目前的水电十四五总量来看,三峡未来十四五每年的新增50%以上要来自非水新能源装机,意味着其新能源装机总量将不低于华能的规划。
国家能源集团:11月28日,国家能源集团在重组挂牌成立三周年之际,召开生产调度视频会,部署年末安全生产及全年目标任务冲刺工作。三峡:11月27日,三峡新能源副总经理吴启仁在山西吕梁市政府召开的2020能源转型论坛暨第十届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峰会表示:在十四五时期及后续发展阶段,三峡集团将保持每年1500万千瓦清洁能源新增装机规模的增速,为碳排放目标贡献力量
2019年年底新能源装机容量已经突破2000万千瓦,意味着未来5年,中广核将再增加2000万千瓦以上的新能源装机。显然,十四五的风电发展主任务集中在央企国企,尤其是陆上风电发展趋势的双大战略:单机大型化,风电场大基地化,意味着开发业主对风机装备的研发实力和成本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风机企业的两极分化即将呈现:一个梯队是专业民企风机企业,一个梯队是多元化的央企装备制造企业,前者退无可退,后者是大国重器责任所在。 |